账号:
密码:
私塾屋 > 穿越重生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861
  沉默良久他才转过头,看着眼前的郭炳勋这个得力助手,以及杜开山、隋长青等一干得利部下道:“这一切都结束了,我们终于活着看到了胜利。自从三八年到现在,我们整整在东北苦战了七年。”
  “这七年之中,我们一起走过了无数的风浪,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困难,终于迎来了今天我们的胜利。不管未来你们还要经历着什么,不管你们未来会走到什么地位。我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曾经走过的这些路,更不要忘记那些在战场上牺牲和倒下的战友们。”
  “更不要忘记自九一八事变到现在,为了争取这一天早日到来,在抗日战场上倒下的无数东北仁人志士。忘记那些战斗在崇山峻岭冰天雪地之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老抗联。不要忘了一路军、三路军,那些牺牲没有能迎来今天的那些广大指战员。”
  “不要去制止部队适当的庆祝活动,他们有资格、更有权利去庆祝今天的胜利。没有他们在一线的冲杀、浴血苦战,单凭我们这些指挥员,就算每人都长了八个脑袋,也换不来今天的胜利。”
  也许是这些年始终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许想起了这些年无数的日日夜夜,也许是想起了牺牲的战友和亲人。说完这番话后,杨震站在窗边上拔出手枪,冲天一口气打光了弹匣中所有的子弹。打光一个弹匣之后并未收手,又换上一个弹匣全部打光。
  在将身上携带的两个备用弹匣的子弹,全部都打光之后才停了下来。但他没有将手中的手枪插回枪套内,而是直接丢到了窗子边上的桌子上。同时掏出了另外一支手枪,同样打光枪内的子弹后,却爱惜的放进了裤袋里面。
  杨震放回裤袋内的手枪,郭炳勋还是认识的。那是张婷牺牲后留下来,杨震一直随身佩戴,经常在没有人的时候,或是偶尔轻闲的时候,从不假手警卫人员,都是自己亲手擦拭、保养的那支手枪。
  看着杨震的举动,郭炳勋并没有制止。因为他知道这些年,面前这个一号心中积累了太多的压抑,也承受了太多的压力。部队的发展、壮大,每一次战役的策划、发起,直至战役的结束,无不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
  为了弄来抗联发展所急需的外援,不断的与美英苏三国勾心斗角、唇枪舌战。每一次谈判从构思到策划,到交涉付出的心血是别人难以想象的。而每一次的谈判过后,郭炳勋都会看到杨震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疲惫。
  战场上的压力、战场外的压力,都压在他一人的肩上。可以说没有自己,最多抗联的指挥体系建设和理顺上,会出现一些的问题。离开了自己或是其他所有的人,都不会带来什么决定性的影响。
  但如果没有他,在东北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之中,面对着关东军日军最大,也是装备最精良的重兵集群。抗联别说发展到今天的地步,就是连生存恐怕都很困难。而自己这些当年的战俘,恐怕早就成为日军细菌战的牺牲品。
  这些年下来,每走一部都要苦心考虑,每走一步都要精心计划的生活,让他承受着太多应该的、不应该的压力。而所有的悲伤和喜悦,都只能压制在心里面。看着杨震帽檐下露出的星星点点白发,知道这些年自己这个搭档,究竟承受了多少的郭炳勋,心中长长的叹息一声。
  等到杨震发泄完毕,同样想起了来东北之后的日日夜夜,郭炳勋也有些心绪难平的轻叹道:“是啊,我们这一代的人,包括我们的后代,都不应该忘记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曾经遭受过的苦难。”
  “而我们这些曾经的亲历者,不应该忘记那个细菌战基地内的一切。不应该忘记身上穿着单衣,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之中,饿着肚子艰苦作战的经历。更不能忘记这些年,您带着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路程中的艰辛。”
  郭炳勋的这番话,杨震却显得很沉默。转过头看着窗外,听着外边迟迟未能平息下来的枪声。良久才道:“时间会慢慢掩盖掉一切曾经的伤口,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这一代人终归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我们这一代人的牺牲,经受过的苦难,我们的后代真的能够记得吗?后代的人,能不能真正记得我们这一代人,曾经为了这片我们深爱着的土地,曾经的浴血奋战吗?警钟长鸣,又有几个人能真正的记得?”
  说到这里,杨震却淡淡的笑了笑,即像是回答自己这番问话,又像是说给身后的郭炳勋等人一样的道:“白云苍狗,我们这些人只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之后的事情,不会是我们能够掌握的了。一个时代的结束,注定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转过头来,看着身边的部下,杨震顿了一下后道:“今后不管你们走到什么样的位置,都记住你们都是从抗联走出来的干部。我们这些年坚持的精神和理念,无论到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
  “一个时代的落幕,但只要我们这些人还在,就并不意味着这个时代彻底的终结。在那个旧时代之中,我们这些人做出了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无愧于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我们身上的军装。到任何的时候,我们可以无愧的面对我们的子孙和后人。”
  “但在即将开始的新时代之中,我希望记住你们身上担负的使命和职责,记住我们曾经走过的路,宣誓过的誓词。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要去参与到政治之中。记住你们都是军人,不是政治家更不是政客。”
  “你们的职责是保家卫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不在经受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在不远的未来,为我们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家,构筑一道让任何窥视我国土的侵略者,都心惊胆寒的钢铁防线。”
  “我们这一代人,浴血疆场换来的今天丰收果实,绝对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沾染。无论你们走到那里,都要服从命令、听指挥。记住我今天的话,不要参与到政治之中,保持好你们的军人本色。”
  第2212章 最后一道命令
  说完这番话后,心绪平静下来的杨震,转过头对杜开山道:“你马上传达我的命令,驻朝各陆军部队、航空兵部队、舰艇部队,立即按照预定计划展开行动,以最短的时间把目前驻扎在釜山、蔚山一线的部队,送到日本本土上去。”
  “你这个驻朝集群总指挥,今天正式改任驻日集群总指挥。原驻朝集群司令部,正式改编为驻日集群司令部。但朝鲜独立军正式脱离你们的指挥,成立朝鲜人民军。不过考虑到目前日本本土的日军兵力,总部已经决定暂时调两个朝鲜独立军旅归属你们指挥。”
  “第一波登陆部队伞兵二师,外加一个空运的轻装步兵师由隋长青指挥,杜开山带着第二梯队以及司令部随后跟进。你们马上要进入工作状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总部登陆日本本土的战略目标。隋长青,你马上赶到机场坐镇指挥带领第一梯队。”
  “记住,如果日军有反抗,你们就直接开火。老杜的第二梯队,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登陆支援你们。航空兵的威慑力量,在接到你们的要求后,也会为你们提供火力掩护。记住,只要你们登陆后日本敢抵抗就给我狠揍。”
  接到杨震的命令,隋长青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对着杨震和郭炳勋、杜开山三个人,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后直接奔向了机场。那里一个运输机大队,以及作为先导部队的伞兵二师六团,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六个中队已经在等着他了。
  而在釜山背后的几个机场之内,一个轻装的步兵师外加伞兵二师的主力,以及大批的运输机,则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发的准备。这些机群之中不仅包括了抗联几乎所有的容克五二运输机,美制运输机以及已经改行的斯特林轰炸机。
  还有作为战略威慑手段的一个b二十四轰炸机大队,两个雅克九战斗机大队,以及sbd俯冲轰炸机和a二零攻击机各一个大队,四个独立b二十五轰炸机中队,也全部挂好了高爆航空炸弹、凝固汽油弹和火箭弹,在等待着起飞的命令,以配合他的强行登陆行动。
  为了此次行动,航空兵除了驻东北的所有能够出动的力量,全部调入朝鲜之外。还从关内战场调来了部分机群,以保证航空兵有足够的飞机,对日本本土的陆海军有足够威慑力,以压制他们的异动。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可日本陆海军中,尤其是死硬分子最多的日本陆军,难免会出现有异动的情况。这些人就连近卫第二师团长都敢杀,更何况是敌国的武装部队?尤其是第一批部队选择机降的所有地点,基本上都在日本重兵布防的濑户内海沿岸。
  无论是吴、佐世保、神户,还是横须贺都在日本本州的濑户内海沿岸。西海岸只有舞鹤一个,只能建造驱逐舰等中小型舰艇的造船厂。前三个海军造船厂,是日本海军主要的造船厂。日本海军绝大部分的大中型舰艇,都是这几个船厂造出来的。
  杨震第一波目标选择在这里,固然有自己的战略意图。但最大的困难就是,这几大造船厂都位于濑户内海之中。这无疑造成了机降梯队与登陆梯队之间的空档,尤其是在日本陆地铁路交通,已经被抗联炸光了的情况之下。所以保证足够的威慑力,也是杨震在此种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必要手段。
  同时为了保证在日本国内的机动能力,无论是机降梯队的隋长青,还是登陆梯队的杜开山也得到充分的授权,可以征集日本本土所有的汽车,尤其是军用卡车来执行任务。甚至这个授权之中,还包括了日本本土所有能够起飞的运输机和轰炸机。
  考虑到日本本土眼下,已经陷入了极度的油荒。杨震命令后勤部在釜山港、蔚山港,囤积的物资之中,除了部分的粮食和药品之外,还有整整一万吨的汽油,以及抗联炼油厂的最新产品五万吨船用柴油。
  杨震为了此次行动做了万全的准备,从整个行动的展开,到行动持续所需的交通工具、后勤补给,外加撤退的路线,都已经考虑的相当周全。甚至当初调回王效明,将杜开山调任到朝鲜,也有为此次行动做准备的一部分原因。
  而接到杨震的这个命令,对于隋长青个人来说,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尽管三天前,一号在抵达朝鲜的当天,就已经找他谈过话,由他指挥抗联登陆日本的第一梯队。但今天接到一号亲口下达的正式登陆命令,对于隋长青来说,仍然是异常的激动。
  自参加三五年参加抗联以来,他已经整整与日军血战了十年。为了今天无数的战友,牺牲在冰天雪地之中。为了今天他曾经饥肠辘辘、衣不遮体,在零下几十度的酷寒之中转战。经历了无数的生死磨难,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的这一天。
  现在更是奉命指挥整个抗联上百万大军之中,第一支登陆日本本土部队的行动,成为抗联第一个迈上日本本土的高级指挥人员,这怎么能让他不激动。他是这场历时十四年,无数人为之付出牺牲艰苦奋战之中的幸存者,更是幸存者中的幸运者。
  看着隋长青离开的背影,杨震笑了笑没有做什么评价。隋长青目光中的激动神色,他不是没有看出来,但杨震并不认为这有什么。打到日本本土,是九一八事变后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如今这个曾经以为是遥远的梦真的实现了,激动倒是在情理之中。
  在隋长青离开之后,杨震看着杜开山,沉默了一下才道:“要你在朝鲜做什么,已经跟你谈过了。所有的计划和目标,都已经下发到你们手。任光从苏联回来后,会协助你的行动。我别的不想在说什么,这些东西关系到中国下一步的工业建设,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都要给我全部搞到。”
  杨震的命令,让杜开山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道:“一号,单单是日本本土的驻军,我倒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有一点多少有些难以处理,一旦美军进驻之后,阻拦我们的行动怎么办?”
  对于杜开山的疑问,杨震想也没有想到:“美国人阻拦你们,你们手中的枪是做什么的?美国人不先开枪,你们也不要开枪,但是态度必须要强硬。如果美国人先开枪,你们也没有什么可忌讳的,直接打过去就是了。”
  “还有,你们登陆之后的行动速度一定要快。争取在美国人大规模登陆之前,尽可能的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你们的后路不要管,由总部给你们撑着。但是你们的行动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得到最大收获,直接关系到总部对美交涉。”
  交待完毕杜开山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杨震语气之中突然有股子说不出来的惆怅:“老杜,这也许是我以东北人民抗日联军总司令的名义,给你们下的最后一道命令。”
  “我请你还有参加所有此次行动的指战员记住,这个计划能不能实现,关系到我们的未来能不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渠道。你们要记住,你们的此次行动背负着全民族的希望。我希望你们拿出在战场上的智慧和勇气,打赢这场不一定会有硝烟的战役。老杜,拜托了。”
  杨震的这番交待和惆怅的语气,杜开山沉思了一下后抬起头来道:“一号,您说的这些我明白了。请您和三号放心,我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也会尽可能的处理好与美军的关系,不会让总部为难。”
  “一号您和三号保重,我这就去釜山港坐镇。我一接到老隋那边一登陆,我就马上强渡朝鲜海峡,在日本本土登陆后,立即按照原计划展开行动。力争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上级指定的任务。”
  “一号、三号,你们永远是我的司令员和参谋长。我知道对日战争眼下已经结束,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这些人肯定会有变化,都最终会走向不同的方向,也许不可能会在您的身边一直战斗下去。”
  “但您们二位,永远是我杜开山的首长。这些年在您二位麾下战斗生活,是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更是我人生之中最光彩的一页,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收获。两位首长,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我都是您二位手下的兵。”
  说完这番话后,杜开山在给杨震和郭炳勋敬了一个军礼后,转身离开临时作为司令部的这所小院子。跳上院门外他的汽车,向釜山港疾驰而去。他不敢在停留下去,他不想让一号和三号,看到他眼中的泪花。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这个时候的杜开山,眼中却不由自主的含满了泪水。正像他说的那样,这些年在杨震与郭炳勋麾下战斗的经历,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收获,也是最难忘的经历。
  正是在杨震与郭炳勋的严格教导之下,他从一个川军的排长,短短的几年之中成长为一名指挥几万,甚至十几万大军的高级将领。坐在汽车上,这些年的一幕幕,就像一部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之中不断的回放着。
  如今政委调走了,王光宇与陈翰章也调走了。那些曾经在东北的冰天雪地之中,一同战斗过的老战友,大部分如今都已经是天各一方。杜开山知道也许等到自己从日本返回,迎接自己的不再是那些自己熟悉的上级和战友。
  其实杜开山临别时勉强含着的泪水,尽管他掩饰的很好。但杨震依旧清楚的看到了。只是他没有说出来。杜开山心中想着什么,对他很了解的杨震还是知道的。他之所以没有说出来,是不想增加杜开山临别时候的伤感。
  不仅仅是原来先后被调走的总指挥、李延平、王光宇、陈翰章等人。还有眼前的郭炳勋,也即将要离开。中央已经批准以抗大山东分校为基础,成立一所培养团以上指挥人才的指挥学院,由郭炳勋担任院长,而这个指挥学院的地点设在了石家庄。
  郭炳勋能够得偿所愿,这一点杨震很为他开心。这份调令此刻就在杨震的身上,也就是说下一个调走的将会是郭炳勋,而对于这所军事院校的地点,杨震没有去做争取,因为他知道无论自己再不情愿,曲终人将散的那一幕都要到来的。
  第2213章 大结局 离别
  执行命令的两个人先后离去,让这座位于釜山郊区的日式小别墅,陷入了沉寂之中。在杜开山走后,已经在最快时间之内,此刻已经从胜利带来的喜悦之中走出来的郭炳勋。看了看面无表情的杨震道:“一号,我还是多少有些担心。多年来的军国主义教育,已经深入到日本军队从上到下所有军官和士兵的脑袋里面。”
  “虽说日本天皇已经下达命令投降,但日本军队中的死硬派,必将不会甘心就怎么投降。我军在日本宣布投降之后,立即登陆采取行动,会不会受到日本军队中的死硬分子抵抗或是偷袭?单靠空中威慑力量,恐怕很难压制日本人的垂死挣扎。”
  郭炳勋的担心,杨震笑了笑道:“老郭,你放心吧。日本人也许会有小的抵抗,但是大规模的抵抗,他们是不会有的。日本人无论是人还是畜生,但是有一点我却很欣赏,那就是执行力和服从性。”
  “他们心中神一样的天皇都低头了,除了少数死硬分子之外,大多数人是不会做这种违背天皇意愿的事情。我为何将登陆的时间,定在十六日的上午,而没有立即的登陆。就是让某些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今天一次性都搞完,给我们腾出一个干净的地方。”
  “老郭,我之所以没有和你讲明白这些行动。是因为我的这种做法,尽管在西方已经是习以为常。但是在讲究以德报怨的中国人之中,会引起很大的非议,我们自身也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有些事情我一个人承担,总比把大家都搅进来要好的多。”
  “近年国人近学日本、学苏联,远学欧美,却忘记了当年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精华。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国人只记住了这句话的第一句,却忘记了这句话最精华的后半句。我的这种做法,搞不好要千夫所指的。”
  说到这里,杨震转向了窗口,他的视线看着院子内的一颗枝叶茂盛的杨树,沉默良久却是有些语气激昂道:“纵然是千夫所指又能如何?我不要那种我们这个民族付出了几千万人伤亡的代价,却是除了五大国的虚假牌位之外,什么都换不回来的虚假胜利。”
  “主席说的好,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有些事情别人不做,我去做。日本人这些年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的无数灾难,到了彻底清算的时候了。中华民族应该在这个依靠吸取我中华民族血液,靠着我无数中国人累累白骨,才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的国家,得到一些补偿的时候了。”
  杨震这番慷锵有力的话,郭炳勋听到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良久才语略微有些沉重的道:“一号,你今天的这些做法,我相信下闲言碎语会有一些,但是大多数人还是理解的。中国人已经在现代发展潮流之中落后的太远,如果不奋起直追的话,只能被越甩越远。”
  “我们这一代人曾经遭受过的苦难,就会在我们下一代人身上重新上演。不管理解与否,我们都要坚定不移的进行工业化建设。您说的对,有些事情总该有人要去做的。如果顾忌太多,我们也许会失去最后一个机会。”
  “不管后世评价如何,有些事情做了总比不做好要。我们只要尽心竭力就好,至于其他人的评价,没有必要去过于理会。做事但求问心无愧,何必在意太多人的眼光。要是想的太多,我们什么事都不用去做了。”
  说到这里,郭炳勋顿了一顿道:“一号,国内的反应如何,我不是太担心。我更担心的是,您实施的这个计划,苏联人的反应究竟会怎么样。如果苏联人不接受您的交换条件,我们该怎么做?”
  “难道真的还要和他们大战一场?那样可就是公开撕破脸皮了,这对于我们来说,影响可就太大了。而且国内的形势,也不允许我们与苏联方面大打出手。对日战争的结束,不意味着就真的天下太平了。”
  “在昨天李明峰动手之后,苏联人已经开始有了反应。其部署在远东的轰炸机,不断的越过国境线。其远东军区在我对面的边防部队,也已经进入一级战备。根据我军无线电监听显示,苏军已经开始在远东地区大规模的动员。”
  “虽说暂时还没有做出实际上的军事动作,但这也就意味着苏联方面,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军事部署了。如果苏军不接受我们的交换,那么我们还真的与他们大干一场?那可是几百万装备精良,并经受了苏德战场战争洗礼的苏军。”
  对于郭炳勋的担心,杨震笑了笑道:“老郭,其实要说苏联人接受我们的条件,说实在的我也没有什么把握。但有一条,我还是有把握的。他们有着几百万久经战火考验的苏军,我们也有一百多万同样久经战火的部队。”
  “而且我们手中,还有着当年日本人没有的战略轰炸机。如果我们的轰炸机群,不惜代价的切断,他们连接东西命脉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我看没有了美援的苏军,就算是调到远东战场几百万又能坚持多久。没有了粮食和弹药,困也困死他们了。”
  “我想这一点,苏联人不是不明白。而且苏联人也不是本土连根毛都没有少的美国人,工业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现在打了一个稀巴烂。战后的重建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压力并不比进行一场战争少。”
  “再加上与西方已经公开撕破脸的欧洲,也要保持大量的驻军。我看他们在远东地区,最多也就是张牙舞爪。而且苏联那位领袖,对大型军舰有一个偏执的狂热。我拿着他做梦都想要的东西,作为交换他们那支舰队,他会分的清事情轻重的。”
  “老郭,别忘了苏联虽说重工业比较发达,可他们造船业却绝对不发达。战前他们的军舰设计,以及必要设备都是依靠西方进口的。其中主要的技术和必要的设备来源,都是德国和意大利。”
  “而按照眼下欧洲的态势来看,苏联人想要在战后继续向美英订购同样的产品,恐怕是不可能了。咱们拿着日本海军残存的一艘航母和一艘战列舰,再加上大和级战列舰的图纸,苏联人不会不动心的。”
  “只要我们能抢在美国人前边,将这两艘军舰控制住,并搞到大和级战列舰的图纸,外加一些必要的设备,我想苏联人应该答应这个交换。因为他们知道,美国人宁肯将这些舰艇全部炸掉,也不会给他们一艘的。”
  “就算苏联人还不接受,大不了将他们的军舰交还给他们罢了。反正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去养活那么多的军舰。我此次的计划,不是盯着苏联海军。我对于苏联海军的舰艇,也最多算是借用罢了。”
  “我更看重的是日本海军残存的驱逐舰和海防舰,以及潜艇和一批轻型舰艇,这些跟适合我们战后使用的舰艇。还有日本海军的造舰、训练等方面的人才,以及他们舰载光学设备的生产、制造技术。苏联海军的舰艇有他们多不多,没有他们其实也无所谓。”
  “要不是日本海军另外一个主要集中地都在新加坡,如果没有相对应的舰队接应和保护,我们就是搞到手也开不回来。你当我愿意在这个档口,去老虎屁股上拔毛?新加坡太远,咱们的手够不到那里去。”
  “苏联人的反应,基本上在我预料之中。被扒光了屁股上的毛,那位伟大的苏联领袖,一点反应不做出来,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但他们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就说明他们还是有一定顾虑的。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我去和他们打嘴仗了。”
  说到这里,杨震显得有些疲惫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该面对也逃不掉。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杜开山那里,能不能达成我的目标。只要老杜那里没有问题,我这里才真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老郭,这里交给黄玉清坐镇,你与我一同返回东北。你的调令已经下来,中央等着你去上任。不过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你到哪儿可是完全白手起家。把嫂子也一同带去吧,你们也该好好的团聚一下,过过你们的安稳日子了。”
  听到杨震提起自己的调令以下,郭炳勋却是有些说不出的惆怅。自三八年在日军战俘营内结识,一起被押送到日军细菌战基地。又一同冲出那个死亡魔窟,两个人一起生活和战斗了整整七年,除了战事所需短暂分离之外,两个人基本上是焦不离孟、秤不离砣。这眼下说分开就要分开,在见面也只能是来去匆匆了。
  看着有些惆怅的老郭,杨震笑了笑道:“老郭,你也不必伤感。不管你到了那里,我们还是在同一面旗帜下战斗。山不转、水转,我相信我们见面的时候不会太少。你去石家庄办军校,也算了解了你的一段梦想。”
  “我留在东北,估计也是暂时的。等到这里大局定了,我的工作也要动的。我们都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你的性格我知道,放到哪里都不会出问题的。你去安心的上任吧,这一天早晚都是要来的。”
  杨震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虽说很豁达,但也有掩饰不住的伤感。但对于郭炳勋能够达成梦想,杨震真的从内心里很为他高兴。而且他能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对郭炳勋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合适的选择。
  但一向很少分开,可谓是珠联璧合的两个搭档就此天各一方,杨震说不伤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与郭炳勋之间的感情,与其他人还不一样。今后也不是说不见面了,但还像过去那样一起生活和战斗,却是已经不可能了。
  之前送别了李延平、王光宇、陈翰章,现在又要送别郭炳勋,杨震的心情可谓是五味杂陈。该走的总归还是要走的,他们都有自己的路,东北的这片天现在已经太小了。但当真正离别的这一天到来,杨震心中依旧是难以割舍。
  本文写到这里,也基本上和读者说再见了。有些兄弟说我写的很拖沓,其实我只是用心的对待自己的作品,尽可能的完善每一个章节。可能有些东西,写的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本人自问也已经尽力了。
  更新慢的问题,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每天只有下午能够抽空写一点,晚上两点之后才能多写一些,在这里向一直支持我的读者说声抱歉。后续还会有几篇后记,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交待。新书正在码字之中,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