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私塾屋 > 都市言情 > 农学大师在古代 > 农学大师在古代_分卷阅读_296
  永和皇帝越说越喘气,白亦容忙将外面等待着的人叫了进去。太子几步冲到了病床前,握紧永和皇帝的手,永和皇帝努力地撑着一口气,艰难道:“要好好治理国家……振兴……大燕朝……要勤于政……偷不得懒……”
  太子泪流满面地点头:“儿臣知道!”
  永和皇帝心有不甘地走了,在他的雄图大业还没彻底完成之前,他就撒手人寰,不得不说,他是不甘心的。
  对于三个儿子,他也看得很透彻。太子会是个仁和的君王,适于守成,然而,开疆拓土这一事,他未必完成得了。当然,许是因为太子太年轻了,等日后成熟了,或许他会有这份野心。
  太子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白亦容提拔为左相,官阶正一品。彼时,群臣都闹翻了天,然而,太子在这一事上却是出人意外的坚持。
  在永和皇帝出葬的那天,美洲传来了消息,那里的人已经大部分臣服于大燕朝的皇帝,吴大海在那里建起了高楼,修起了道路,教导那里的人民穿起了衣服,种起了田地。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欧罗巴的人屡次骚扰,他们击退过几批来自欧罗巴的人。
  太子下令,又建了数十艘大船,打算让人继续出海前往美洲。
  几年后,在咸平皇帝的拉红线下,他的胞妹安宁公主下嫁白亦容。彼时,群臣反对,认为白亦容已经位极人臣了,不适合再尚公主,况且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永和皇帝当时是不太同意的。
  太子可不管这些事,他只有这么一个胞妹,自然是心疼自己妹妹,才做这个媒的。而且,他看得出来,白亦容也对安宁公主有好感,两人看起来很是合适。
  没想到咸平皇帝看着柔柔弱弱的,性格随和,可却比他的父皇永和皇帝还倔。你反对你的,我继续坚持我的,他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既然没有前例,那么朕就开了这个先例!”他斩钉截铁道。
  安宁公主下嫁白亦容后,也是夫唱妇随,琴瑟和鸣。而且,当时,京中很是八卦了一阵子,个个都是极其羡慕安宁公主的。
  这时候,农学院第一批学生毕业了。
  这次毕业考试由白亦容亲自出题,闭关出题时,他拒绝会见一切来客。
  伟大的农学家和文学家林郁就在这次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位七品农官。待林郁后来位极人臣的时候,他曾经感慨过,当年若不是白亦容相中他,给他机会,恐怕他今天还是个只知道种田养猪为生活辛苦奔波的普通人。
  千年后,一批游客在帝都最为出名的农业学院里游览。
  导游大声解说道:“进入了这所学校的大门,我们就可以看到了白亦容的雕像,我们都知道,白亦容素有农学之师的称号,是他让田地成功地转为精耕细作,他一辈子发明了许许多多的法子,有砂田、涂田等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还改进了各种肥料增加土地产量……种种发明,大大地促进了农学的发展,充实了国库。可以说,当时的大燕朝能够征服美洲,白亦容功不可没……”
  “而且据传,这所学校是白亦容提倡建立的,白亦容就是这所农业学校的第一任校长,这所学校是当今世界中保存至今的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另外一所呢,就是白亦容在家乡山岭村建的村学,现在也是著名的综合性学校。”
  “好了,再往里头,就是林郁以及其他农学大师的雕像。我们都知道林郁,著名的文学大师和农学大师,白亦容就是他的伯乐,将他挖掘出来,然后推荐给了当时白亦容的好友谢秉章……”
  “永和皇帝过世后,咸平皇帝继位。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咸平皇帝反而重用白亦容,当时的亩产量已经非常接近现代农学的亩产量,这简直是个奇迹,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研究白亦容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个奇迹的……”
  “当时的大燕朝据说领土东至美洲,西至欧罗巴,几乎统治了整个世界,而在其中,农学家白亦容便起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有人甚至提出,白亦容不只是个农学家还是个地理学家,因为他曾经绘制出整个世界的地图。而据我们所知,白亦容当时的成长条件根本不可能让他准确地画出这个世界地图。所以,直到现在,史学家们还在研究他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经历了几次战火,白亦容创办的两所学校都保存了下来。古人很迷信,认为白亦容是农学鼻祖,所以每逢灾年,便会向白亦容的雕像祈祷祭拜,以求丰年……”
  游客们纷纷拍照,只见白亦容的雕像下雕刻着一句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据说在古代开春播种的时候,农民们便会祭拜白亦容,以求丰收,这副对联也一直伴随着白亦容传遍全国,世世代代地传了下来。
  再往里头走,导游又解说:“这里是宁容试验田,是白亦容大师专门为安宁公主开辟的试验田。这边的这副雕像便是安宁公主,据说她也是个极为出色的农学家,是我们历史上第一个女性农学家。白亦容能够发明出许多东西,其中她的功劳也不可小觑。
  提起安宁公主,史学家的评价只有几个字——巾帼不让须眉。当年,三皇子姜瑞源篡位之时,安宁公主亲手刺杀了姜瑞源,成功地帮助自己的皇兄姜瑞意上位。他们这对兄妹关系极为融洽,白亦容权势如日中天的时候,就是胞妹安宁公主在两人之间周转,才保持了这对君臣的和谐关系。当然,这些只是史学家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