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私塾屋 > 综合其他 > 飞越太平洋 > 后记
  后记
  感谢重庆出版集团重新出版我的长篇小说《飞越太平洋》,感谢责任编辑罗玉平先生。该长篇小说是上世纪的1998年10月在重庆出版社首版的,一晃17年了。小说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至今,一些朋友、学生还找我要书,可我自己只剩下两本了。不少网友也问我在哪里可以买到(我在网上发过些章节),我只能回答,没有书了。
  小说受到读者青睐,也许是来自生活的苦果蜜枣,来自生活的拼搏,来自生活的切身感受吧。
  有幸,我曾飞越太平洋到大洋彼岸参加一个国际学术会议向大会报告医学论文。之后,在那边学习研修了一段时间。结识了学识渊博热情待人的美籍华人医学专家叶思仲教授,并且意外地碰见了在那边的20多年未见了的老战友,还碰见一些熟人。回来后,写了一篇散文《飞越太平洋》,在《人生与舞台》杂志上发表并在《重庆晚报》一周笔会上连载了。还写了篇短篇小说《邂逅纽约》,也在《新闻汇报》上刊载了。觉得还远没有把话说完,就写了这部长篇小说。
  《飞越太平洋》是我写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人物和矛盾当然都是虚构的。开先,就打算写40万字,主人公夏坤飞过去写20来万字,余下的写他飞回来的事情。然而,由于忙于医疗、教学、科研、行政、带研究生及电视剧创作诸事,只写了飞过去的20万字就撂笔了。投了出去,得到了信息反馈,还想看,这故事还没有讲完。就利用教学假和双休日,又挥笔写了后面的文字。《红岩》文学杂志1997年2期发表了前18章,责任编辑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现副主编蒲卫平先生,发表时的题目是《一个中国教授在美国》,得到好评。《文艺报》发表了著名评论家敖忠先生《本意就是想写出几个人物》的评论:“比许多同类题材作品更显得丰富多彩。夏坤这个人算不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也没有什么大医院院长、教授的做派,但他却质朴感人,让人觉得亲近。像夏坤这样的人物,在知识分子中其实是很多的,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辛勤地创造着、撑持着,正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当时的重庆市文联主席吕进先生给我来信,认为很真实,有生活气息。专家、同道也提了建言,希望能改得更好。当时的重庆市文联和市作家协会于1997年3月18日组织召开了对本作品的改稿会,到会专家、同道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文坛前辈熊小凡老师更是对通篇进行了热心指点、修改。
  那阵,我已经购买了计算机,但仍舍不得笔落纸页和自我保存手稿的快意,依然是手书文稿。是我的贤内助把这几十万字敲打进了计算机里,我则坐到计算机前修改、编排,才体会到了计算机的好处。
  小说首版后,著名评论家李敬敏先生评道:“1997年的手稿讨论会已经过去快两年了,当时也提到了写故事与写人物的问题。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30多万字的小说,仍然有很吸引人的故事,不同的是,人物突出了,主人公夏坤及他周围的史莹琪、宁秀娟、章晓春、甘泉等都有个性,能够给读者留下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获2002年首届重庆文学奖,著名评论家林亚光先生评道:“……但王雨的这次获奖,却得到了各方面一致的认同。这当然是由于他本身的创作实力和获奖长篇《飞越太平洋》的成就和多年来早已在读者中形成的热烈反响,但我想也与长期来引起广泛关注的‘王雨现象’不无密切关系。”他这里说的“王雨现象”是指我是医学教授又写文学作品之事,这是对我的鼓励。小说在《重庆晨报》、《新闻汇报》连载,在重庆广播电台全文广播,《文艺报》等多家媒体发了评论进行了宣传报道,美籍华人医学专家叶思仲教授来信热情赞扬。2002年7月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重庆市作家协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对该作品的研讨会,著名评论家、当时的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雷达先生评道:“这是一部很有趣很好看雅俗共赏的长篇小说,写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纠缠。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编织巧妙,穿插合理,叙述有层次……表达了爱国情怀,表达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境况。特别是表达了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出国已变得并不神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的人和事,展现了在国内的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命运和他们的爱国心。这一点上是很有新意的。”重庆作家文友杨耀健先生评道:“在当代文学创作中,任何严肃的进取者、开拓者,都不能拒绝或失去对‘中国人’的精神形态和文化形态的凝重回眸。”首版责任编辑张世俊先生评道:“全书展现了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事业与爱情的追求,表现了一个男人和四个女人的情与缘、灵与肉、爱与恨。”
  永不枯竭的生活的流水,搏击着过去生活的沉淀,掀动着当今生活的波澜,总给人以新的感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和事、愁与乐、物与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回忆、反思,能够用文字记录用文学表达留下纸质版图书真是一大幸事!这次重新出版《飞越太平洋》,我再次进行了修改,希望能够得到读者的喜爱。
  2015年5月
  王雨